2023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考前密卷二
中建教育 / 2023-05-22
2023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考前密卷二
單項選擇題
1.馬克思主義經濟的分析方法是(?。?。
A.實體分析法
B.形式主義分析法
C.個體成本利益分析
D.整體主義分析法
參考答案:D
【解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從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出發,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特定生產方式之下
的社會生產關系,而不是物的關系。根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個人行為的結果是由社會力量所決定的,形成社會力量的各種社會整體及它們的
相互關系不但決定個體利益的內容,還決定它的客觀形成機制。因此,經濟學分析的邏輯起點應是社會人。
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形成了整體主義分析方法。
2.貿易創造的含義是指(?。?。
A.產品從生產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轉向成本較低的國外的過程和現象
B.產品從過去進口自較低生產成本國轉向從較高成本國進口的過程和現象
C.產品從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內生產轉向較高成本的國外的過程和現象
D.產品從過去進口自較高生產成本國轉向從較低成本國進口的過程和現象
參考答案:A
【解析】貿易創造是指產品從生產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轉向較低成本的關稅同盟中貿易對象國生產,本國從
貿易對象國進口的一種過程和現象。貿易轉移是指產品從過去進口自較低生產成本國轉向從較高成本國進口
的過程和現象。前者對于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后者則是在一體化過程中應予以注意的情況。
3.以下哪個不是當代國際貿易理論?(?。?
A.戰略政策貿易理論
B.產業內貿易理論
C.貿易扭曲理論
D.比較優勢理論
參考答案:D
【解析】國際貿易的當代理論包括:產業內貿易理論、戰略政策貿易理論、貿易扭曲理論。A項,戰略政策貿
易理論是各國在國際貿易中實行貿易干涉與干預的基礎。一國可以通過各種政策的干預,在對本國至關重要
的生產領域中創造出比較優勢。B項,產業內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批判,其假定更符合實際,擴大了
探討的內容;該理論從需求角度對國際貿易進行了考察,是對比較利益的補充和發展。C項,貿易扭曲主要是
由于政府政策干預造成市場不完全所引起的。
4.貨幣供給的內生性是指(?。?。
A.貨幣供應量是在一個經濟體系內部由多種因素和主體共同決定的
B.貨幣供應量由中央銀行在經濟體系之外獨立控制
C.貨幣供應量由商業銀行獨立決定
D.貨幣供應量由企業和居民的行為決定
參考答案:A
【解析】貨幣供給的內生性指的是貨幣供應量是在一個經濟體系內部由多種因素和主體共同決定的,中央銀
行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單獨決定貨幣供應量。微觀經濟主體對現金的需求程度、經濟周期狀況、
商業銀行、財政和國際收支等因素均影響貨幣供應。
15.稅收負擔分配的“能力原則”,要求納稅人應該按照他們的支付能力納稅。以下(?。┛梢杂脕砗饬總€人
的支付能力。
①所得標準
②支出標準
③財富標準
④政府規定的其他標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參考答案:A
【羿文解析】對于衡量支付能力的尺度,通常分為主觀說和客觀說。主觀說強調的是納稅人在納稅之后的邊
際效用相同,在稅務實踐中很難應用??陀^說是指納稅能力的大小應依據納稅人擁有的財富來確定,是稅務
實踐中常用的標準。由于財富主要由所得、支出和財產構成,因此,能力測定標準可分為所得標準、支出標
準和財富標準。
6.(?。┎粚儆趪鴤墓δ?。
①彌補政府財政赤字
②替代私人投資
③調節經濟
④籌集建設資金
⑤公開市場業務
A.②⑤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參考答案:A
【解析】國債的功能主要有:①彌補財政赤字。以發行國債的方式彌補財政赤字,一般不會影響經濟發展,
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也較小。②籌集建設資金。首先,政府發行公債有明確的目的和用途,公債資金用于經濟
建設。其次,即使政府為彌補財政赤字而發行的公債沒有具體規定用于經濟建設上,但財政赤字本身可能就
具有生產性。③調節經濟。國債資金用于投資或消費,就會改變社會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發行規模也具
有宏觀經濟穩定作用。
7.新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思想是(?。?。
①經濟增長是經濟內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動的結果。
②在眾多的因素中,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
③技術、知識積累和人力資本投資具有外部效應且使得生產呈現規模收益遞增趨勢。
④只有實際的與意愿的經濟增長率相等,經濟才處于均衡狀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參考答案:A
【解析】新經濟增長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方出現的新理論。新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以
下幾個方面:①經濟增長是經濟系統內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動的結果;②在眾多的因素中,技
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③技術、知識積累和人力資本投資等都具有外部效應,這種外部效應使
2得生產呈現出規模收益遞增的趨勢,而且正是這種外部性構成了經濟實現持續增長所不可缺少的條件;④由
于外部效應的作用,經濟在處于均衡增長狀態時,通常不能達到社會最優狀態,即經濟的均衡增長率通常低
于社會最優增長率;⑤影響經濟當事人最優選擇行為的政策,例如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可以影響經濟的長
期增長率。題干中,④是哈羅德-多馬模型中經濟實現穩定增長的條件。
8.不屬于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銀行)功能的是(?。?。
A.充當企業之間的信用中介
B.充當企業之間的支付中介
C.發行貨幣
D.創造信用
參考答案:C
【解析】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銀行)的功能有:①充當企業之間的信用中介;②充當企業之間的支付中介;
③變社會各階層的積蓄和收入為資本;④創造信用流通工具。C項,發行貨幣屬于中央銀行的功能。
問答題
9.壟斷競爭市場
參考答案:壟斷競爭市場是指許多廠商生產相近,但不同質量的商品的市場,是介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的
兩個極端的市場結構的中間狀態。壟斷競爭市場與寡頭市場共同被稱為不完全競爭市場,后者更靠近完全壟
斷市場,而前者更靠近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征包括:①行業中有大量的賣者和買者;②廠商提
供有差異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③廠商進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10.綜合所得稅
參考答案:綜合所得稅是指對納稅人個人的各種應稅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財產所得等)綜合征
收。這種稅制多采用累進稅率,并以申報法征收。其優點是能夠量能課稅,公平稅負。但這種稅制需要納稅
人納稅意識強、服從程度高、征收機關征管手段先進、工作效率高。綜合所得稅最先出現于德國,現為世界
各國普遍采用。
11.貿易乘數
參考答案:貿易乘數是指在開放條件下,對外貿易的增長可以使國民經濟成倍增加,對外貿易乘數研究一國
對外貿易與國民收入、就業之間的互相影響,描述了在開放經濟體系內部促進經濟增長的動態過程。
貿易乘數的公式為:dY/dX=1/(dM/dY)。其中,dX為出口增量,dM/dY為邊際進口傾向。其政策含義為
:一國出口收入應更多的購買國內產品,如果出口收入中較大部分用于進口,則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較小
,反之較大。因此當需求傾向不變時,出口收入的增量應盡量少用于進口,這樣可以擴大出口對經濟的刺激
作用。
12.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參考答案: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顯著的上漲。由于總需求表現
為貨幣數量,因而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又被解釋為“過多的貨幣追求過少的商品”。根據過度需求形成的機
制,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①自發性通貨膨脹,由總需求的擴張獨立于實際的或預期的
成本變動而造成;②誘發性通貨膨脹,由成本增加帶動收入和工資增加,進而導致高消費支出所造成;③支
持性通貨膨脹,表現為政府利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擴大總需求或補償成本膨脹引起的總需求下降。
13.簡要說明公開市場政策的作用過程與優勢。
3參考答案:公開市場政策(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公開買賣各種有價證券,以控制貨幣供應量,影
響市場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
?。?)公開市場業務的作用過程
當金融市場上資金缺乏時,中央銀行就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進有價證券,這實際上相當于投放了一筆基
礎貨幣。這些基礎貨幣如果流入社會大眾手中,則會直接地增加社會貨幣供應量;如果流入商業銀行,會使
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增加,并通過貨幣乘數作用,使商業銀行的信用規模擴大,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倍數增
加。反之,當金融市場上貨幣過多時,中央銀行就可賣出有價證券,以減少基礎貨幣,使貨幣供應量減少
,信用緊縮。
?。?)公開市場業務的優勢
?、僦鲃有詮?。中央銀行的業務操作目標是調控貨幣供應量而不是營利,所以它可以不考慮證券交易的價
格,從容實現操作目的,即可以用高于市場價格的價格買進,用低于市場價格的價格賣出,業務總能做成
,不像再貼現政策那樣較為被動。
?、陟`活性高。中央銀行可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進行經常性、連續性的操作,并且買賣數量可多可少。
如發現前面操作方向有誤,可立即進行相反的操作;如發現力度不夠,可隨時加大買賣的數量。
?、壅{控效果平緩,震動性小。由于這項業務以交易行為出現,不是強制性的,加之中央銀行的操作靈活
,所以對經濟社會和金融機構的影響比較平緩,不像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那樣震動很大。
?、苡绊懛秶鷱V。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證券,如果交易對方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直接改變
它們的準備金數額;如果交易對方是公眾,則直接改變公眾的貨幣持有量并間接改變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
數額。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市場貨幣供應量發生變化。
14.簡述國債市場的作用。
參考答案:國債市場是國債發行和流通市場的統稱,是買賣國債的場所。國債市場一般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
作用:
?。?)實現國債的發行和償還。國家可以采取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開拍賣方式在國債市場的交易中完成
發行和償還國債的任務。
?。?)調節社會資金的運行。在國債市場中,國債承銷機構和國債認購者以及國債持有者與證券經紀人從
事的直接交易,國債持有者和國債認購者從事的間接交易,都是社會資金的再分配過程,最終使資金需要者
和國債需要者得到滿足,使社會資金的配置趨向合理。若政府直接參與國債交易活動,以一定的價格售出或
收回國債,就可以發揮誘導資金流向和活躍證券交易市場的作用。
在現代社會,主要發達國家的國債大都是通過國債市場發行的,并有相當部分是通過國債市場償還的。
近年來,隨著國債規模擴大和對社會資金運行調節的必要性增強,發展中國家也開始重視國債市場的作用
,并逐步建立適應本國國情的證券市場和國債市場。
15.簡述最終貸款人的作用。
參考答案:(1)最終貸款人的含義
最終貸款人是指在危機時刻中央銀行應盡的融通責任,它應滿足市場對高能貨幣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
引起的貨幣存量的收縮。當一些商業銀行有清償能力但暫時流動性不足時,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貼現窗口或公
開市場購買兩種方式向這些銀行發放緊急貸款,條件是他們有良好的抵押品并繳納懲罰性利率。最后貸款人
若宣布將對流動性暫不足的商業銀行進行融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緩和公眾對現金短缺的恐懼,這足以制止
恐慌而不必采取行動。
中央銀行并不是唯一的最后貸款人。除了中央銀行之外,其他機構也可以成為最后貸款人,如美國的財
政部、清算中心和1907年的摩根集團都承擔過最后貸款人的角色,加拿大的財政部和外匯管理局等都曾對出
現危機的銀行進行援助,成功執行最后貸款人職能。
?。?)最終貸款人的作用
4 一方面是支持陷入資金周轉困難的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以免銀行擠兌風潮的擴大而最終導致整個
銀行業的崩潰;另一方面是通過為商業銀行辦理短期資金融通,調節信用規模和貨幣供給量,傳遞和實施宏
觀調控的意圖。
16.經濟全球化的意義與動因。
參考答案: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
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從廣義上理解,經濟全球化這一概念代表著經濟活動從
國內向全球范圍擴張的過程以及隨之而出現的種種經濟、社會、政治、生活等諸多方面的改變過程。商品流
、資金流、技術流和人員流是不同國家或地區間實現經濟互動的四個基本途徑。
?。?)經濟全球化的意義
?、俳洕蚧瘞砹藝H分工的大發展、產業的大轉移和資本及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流動,提高了經濟
增長的效率,實現了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和發展空間的最大化。
?、诮洕蚧矊е聡H競爭空前激烈,對產業安全、金融安全等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從生產力的角
度分析,人類歷史上具有標志性的里程碑,總是和生產力的變革結合在一起的,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世界
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中心-外圍的定位在科技革命中又一次被凝固化,如果一個國家能夠真正地控制住
全球資源的流向,以及控制住全球經濟產出的流向,在世界經濟游戲規則的制定中、經濟產品標準規格的確
定中,如果能夠具有導向力量,則通過游戲規則的制定和貫徹,其利益可以得到根本保障。
?。?)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俑鲊洕l展的客觀要求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推動力。
?、诳茖W技術進步為經濟全球發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質基礎。
?、凼袌龌母餅榻洕蚧峁┝酥贫然A。
四、論述與計算題
17.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闡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計劃與市場關系的認識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參考答案:(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
特定階段,即從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階段。這一科學判斷一方面表明我
國的社會性質,說明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另一方面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為我國
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解決了一系列問題,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奠定了基礎
。
?。?)第一階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改革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
會后,理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應通過放權讓利,把計劃建立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在黨的十二大上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被正式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第二階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計劃商品經濟理論。在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
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商品經濟。根據這一論
斷,在以下問題上取得了共識:商品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不可逾越的階段;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具有統一性
;計劃與市場板塊式結合。在有計劃商品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從1984年年底開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心從農
村轉向城市,并進行了具有明顯的市場取向的改革,如減少指令性計劃比例,擴大市場調節范圍,擴大企業
自主權,推行價格雙軌制等。
第三階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1987年召開的黨的十三大進一步發展了有
計劃商品經濟的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區別不在于市場與計劃的多少。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計劃與市場的作用都是覆蓋全社會的,計劃調節與市
場調節應有機結合。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不僅包括商品市場,而且包括資本、勞動等要素市場。作為經濟體制
改革目標,要建立“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運行模式。
5 第四階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鄧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計
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黨的十四大明
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
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全面系統地闡明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
和戰略部署。黨的十五大進一步確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
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黨的十六大重申:“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使市場在國家宏
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18.需求的價格彈性是什么?如何衡量?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哪些?Q=20-3P,P=4時,該點的需求
彈性是多少?商家總收益是多少?如果要提高收益,廠商應該如何調整?
參考答案:(1)需求的價格彈性是反映需求量變動相對于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的指標,用彈性系數加以衡量
,被定義為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在實踐中,可以用需求價格彈性的弧彈性值或點彈性值度量彈性的大小。
?、倩椥韵禂刀x為:
其中,p<sub>1</sub>和p<sub>2</sub>為商品的價格,p=p<sub>2</sub>-p<sub>1</sub>為價格的改變
量;x<sub>1</sub>和x<sub>2</sub>為相應需求量,x=x<sub>2</sub>-x<sub>1</sub>為需求量的改變量。
?、邳c彈性系數定義為:
其中,p為商品的價格,x為相應的需求量,而dx/dp為需求量在價格p處的變動率。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商品可替代的程度越大,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商品用途越廣
泛,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商品對消費者的重要程度越高,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商品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
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小,需求的價格彈性越??;相應于價格變動,消費者調整需求量的時間越短,需求的價
格彈性越小。
?。?)當價格P=4時,市場需求為Q=20-3×4=8,而dQ/dP=-3。
因此,當價格P=4時,需求的點彈性值為:ed =(-3)×(4/8)=-3/2。
?。?)由(4)可得:商家總收益為TR=P×Q=4×8=32。
?。?)因為ed =3/2>1,即該廠商生產的產品的需求富有彈性。因此,根據需求的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的
關系可知,廠商應該降價以使其收入增加。因為對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來說,其銷售總收入與價格成反方向
變動,即它隨價格的降低而增加,隨價格的增加而減少。所以,為了提高廠商的收入,對需求富有彈性的商
品降價可以使得總收益增加。
19.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闡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計劃與市場關系的認識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參考答案:(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
特定階段,即從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階段。這一科學判斷一方面表明我
6國的社會性質,說明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另一方面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為我國
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解決了一系列問題,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奠定了基礎
。
?。?)第一階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改革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
會后,理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應通過放權讓利,把計劃建立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在黨的十二大上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被正式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第二階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計劃商品經濟理論。在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
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商品經濟。根據這一論
斷,在以下問題上取得了共識:商品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不可逾越的階段;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具有統一性
;計劃與市場板塊式結合。在有計劃商品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從1984年年底開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心從農
村轉向城市,并進行了具有明顯的市場取向的改革,如減少指令性計劃比例,擴大市場調節范圍,擴大企業
自主權,推行價格雙軌制等。
第三階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1987年召開的黨的十三大進一步發展了有
計劃商品經濟的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區別不在于市場與計劃的多少。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計劃與市場的作用都是覆蓋全社會的,計劃調節與市
場調節應有機結合。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不僅包括商品市場,而且包括資本、勞動等要素市場。作為經濟體制
改革目標,要建立“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運行模式。
第四階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鄧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計
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黨的十四大明
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
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全面系統地闡明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
和戰略部署。黨的十五大進一步確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
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黨的十六大重申:“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使市場在國家宏
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20.需求的價格彈性是什么?如何衡量?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哪些?Q=20-3P,P=4時,該點的需求
彈性是多少?商家總收益是多少?如果要提高收益,廠商應該如何調整?
參考答案:(1)需求的價格彈性是反映需求量變動相對于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的指標,用彈性系數加以衡量
,被定義為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在實踐中,可以用需求價格彈性的弧彈性值或點彈性值度量彈性的大小。
?、倩椥韵禂刀x為:
其中,p<sub>1</sub>和p<sub>2</sub>為商品的價格,p=p<sub>2</sub>-p<sub>1</sub>為價格的改變
量;x<sub>1</sub>和x<sub>2</sub>為相應需求量,x=x<sub>2</sub>-x<sub>1</sub>為需求量的改變量。
?、邳c彈性系數定義為:
羿文教育官網 www.yiwenjy.com 版權所有
7 其中,p為商品的價格,x為相應的需求量,而dx/dp為需求量在價格p處的變動率。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商品可替代的程度越大,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商品用途越廣
泛,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商品對消費者的重要程度越高,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商品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
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小,需求的價格彈性越??;相應于價格變動,消費者調整需求量的時間越短,需求的價
格彈性越小。
?。?)當價格P=4時,市場需求為Q=20-3×4=8,而dQ/dP=-3。
因此,當價格P=4時,需求的點彈性值為:ed =(-3)×(4/8)=-3/2。
?。?)由(4)可得:商家總收益為TR=P×Q=4×8=32。
?。?)因為ed =3/2>1,即該廠商生產的產品的需求富有彈性。因此,根據需求的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的
關系可知,廠商應該降價以使其收入增加。因為對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來說,其銷售總收入與價格成反方向
變動,即它隨價格的降低而增加,隨價格的增加而減少。所以,為了提高廠商的收入,對需求富有彈性的商
品降價可以使得總收益增加。
羿文教育官網 www.yiwenjy.com 版權所有
8